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讯人民日报点赞浙大校友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温馨提示:点击页面右下角“写留言”发表评论,期待您的参与!

 提到“隐身衣”你会想到什么?


  这种黑科技真的存在吗?浙大毕业生刘若鹏的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的人民日报第四版以《刘若鹏正探索用一束光引领人们进入光子时代——“隐身衣”下的创新与梦想》点赞了这位留学归国创业人员。(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刘若鹏与他的“隐身衣”吧!

刘若鹏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根据传统光学定律,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做出什么“隐身衣”,但如果采用复杂的人工手段对物质原子、分子施加影响来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让光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等产生弯曲,就能实现“隐身”,这就诞生了一个新的学科:超材料。刘若鹏说,他的研究领域正是这个“弯曲光、改变波”的新领域。

人民日报第四版刊文《刘若鹏正探索用一束光引领人们进入光子时代——“隐身衣”下的创新与梦想》

◆◆◆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刘若鹏的故事

求学浙大


  刘若鹏。他是浙江大学06届竺可桢学院混合班学生,毕业后获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学习。


  年1月16日,世界顶尖期刊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超材料的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便是刘若鹏,杜克大学博士,时年仅25岁。


  他率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这一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引起轰动。


  在浙大求学时,他就被公认为是狂人。“狂”绝不是“狂妄”,而是“疯狂”。

同样是混合班毕业,刘的师兄方毅说起他,第一个印象就是他对科研非常执著,或者说疯狂。


  他说,刘若鹏做起实验来经常不要命,连续三四天不休息。


  刘的铁杆兄弟彭博说,他们大一大二的时候在紫金港,刘若鹏做起实验来,经常在实验室里过夜。


  “他在理论上很有钻劲,很有热情。其实做这个异相介质的东西就是从当时在紫金港机房推公式、仿真开始的。”


  在彭博的印象中,刘从大三开始,就一直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当时他就坚信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前途,可他周围很多人,包括一些博士生都不是很认同,但刘还是坚持做下去。”


  方毅说,除了做事执著,刘若鹏的思维也很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很强。他说,竺可桢学院有个多学科讨论组,就是组织各个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学术探讨。刘若鹏经常是组织者。

与习总书记话家常


  年7月,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正式成立。凭着广东省、深圳市资助的多万元科研经费,刘若鹏带领团队起航。


  不到两年时间,这个5人团队便发展成为拥有人的科研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高端人才,平均年龄只有31岁。


  年12月7日下午4时25分左右,中国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29岁的刘若鹏,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深圳高新区展厅和光启的超材料展厅。


  当听说29岁的刘若鹏是陕西人,并在年到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时,习近平跟这个小老乡拉起了家常。


  “你在浙大31个学院中哪个学院?”习近平问。


  “竺可桢学院。”刘若鹏说。


  “那你是接受重点培养的。”总书记笑着说。


  “对。”刘若鹏很高兴。


  “你从哪里留学回来?”总书记又问。


  “我年毕业去了美国,从杜克大学回来。”


  习近平问“光启”这个名字的由来。


  “取自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刘若鹏说,“这个名字我们在美国就想好了。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全球率先创建超材料产业,立志回国壮大超材料产业链的‘中国梦’。目前,光启已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了件超材料领域核心技术专利,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5%。”习近平听了,高兴地直点头。


  该研究院工程师许毓钦说,或许受了研究院春潮般发展态势的感染,原本40分钟的考察时间,延长到了50多分钟。


  走出展厅后,习总书记还走到光启创新队伍中间,发表了长达7分钟的讲话。


  习近平说:“中国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当年也是冲破各种阻力,回国投身祖国两弹一星的科研事业,铸造了辉煌业绩,这是爱国精神的象征。你们也有同样的目的,也是这样一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探求。”

本期来源:浙江大学

本期编辑:知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