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攻克卡脖子难题数字化转型给临海制造业 [复制链接]

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市委报道组卢靖愉

“我们自主研发的AI智能验布机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市场投放反响良好,预计今年新业务增长值接近一亿元。”近日,临海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车建波介绍,验布作为服装成衣制造的第一道环节,之前主要依靠工人肉眼识别,但是面料品种多,疵点种类繁杂,传统的面料检验设备检出率低、识别精度低,成为了解决面料自动化检测的“卡脖子”难题。

拓卡奔马通过布局全球产业链,在深圳设立企业研发中心,引进机器智能专家团队,综合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主研发出AI智能验布机,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深度学习为引擎,机器拥有疵点检验、打标、松布、打卷、裁剪、称重等常规功能之外,还会积累疵点数据不断自主学习,逐步强大验布能力,并提供云数据服务,被业界誉为纺织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独角兽”。

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奋力抢占数字经济新风口。在临海,拓卡奔马并非孤例。制造业家底雄厚的临海,近年来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不动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开展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和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计划,助力企业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积极打造医药化工、彩灯、眼镜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数字化赋能工业4.0,推动传统产业“蝶变”。

作为该市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计划中的一项,步入伟星拉链数字化工厂,如今,客户点点鼠标,选配拉链的颜色、款式后,便直连生产端,形成了C2M(客户到工厂)模式,作为新型的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借助系统平台,客户可以在线实时查询生产进度等信息。“拉链产品种类多,批量小变化大,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建立的多维度产能模型,构建个性化、多品种、少批量订单实现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25%、生产周期缩短36%。”伟星股份副总经理祝惠君说。

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临海完善人才*策体系,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引进,出台了《关于调整企业上云奖励*策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策,引育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总包商和平台服务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过程的服务。目前,已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共建科创园、“临海·墨尔本跨境融合创新中心”,并构建海外、省级、台州市级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余家,RD经费投入连续十年居台州首位。

截至目前,临海市共新增上云企业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4家,伟星股份、华海药业2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了省级创建平台名单;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40个,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