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个专业被撤销,中传浙大电子科大也未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最近,一个重磅消息

引发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注意

教育部近日公布年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全国共有个本科专业被撤销

创下10年之最

哪些专业被撤销最多?

据统计,近十年来

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分别是:

服装与服饰设计(39个)

信息与计算科学(35个)

会计学(30个)

公共事业管理(28个)

教育技术学(27个)

年以前,高校撤销专业并不多,基本都在个以下,而从年开始,高校撤销数量大幅上升。

近四年撤销专业数量分别为年()、年()、年()、年()。短短4年内,全国高校一共有个本科专业被撤销,涵盖了13个学科门类。

其中工学占比最大,被撤了个,其它较多的有理学个、艺术个、管理学个、文学82个、教育学61个、法学40个等。

不要认为被撤销专业的高校都不是“好学校”

很多名牌大学也积极主动地撤销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一口气撤销了15个专业

还有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也撤销了不少专业

也不要认为被撤销的专业都是偏门专业

武汉大学在年就撤销了新闻学

(注:两年制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新闻学原本可是炙手可热的“*金招牌”

(小观有同学就毕业于此)

主动撤销“对不起良心”的专业

一下子撤销个本科专业,不少网友心存疑虑:真是“本科寒冬”来了?

不然。但这的确也反映了一些弊病。

最直观的就是,被撤销的专业中有不少与“红牌专业”重合。所谓的“红牌专业”,就是指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比如生物科学、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旅游管理等。

就业形势差,是这些专业被撤销的一大原因。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经过调研后发现:理科类和社科类的平均月起薪较高,分别为元和元;人文类和“其他”类的平均月起薪较低,分别为元和元;工科类的平均月起薪处于中间位置,为元。被撤销的专业也以人文学科和工科偏多。

除了专业本身的问题之外,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也存在不够科学、有较明显的重复性等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雷庆指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一般是教研室或者系办、学院办专业。按规定,办专业备案审批,需要专职教师、培养方案、实验室,但人、机构、课程、资源无法共享,可能会带来重复建设的问题。高校普遍有快速发展的需求,就会争取开设招生容易的热门专业。

这些热门专业一旦遇冷,被撤销或者合并就在情理之中。

这一趋势在“双一流计划”后更为明显。

根据教育部要求,~年,要建设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一些高校在扩招时曾设置了“面子专业”,但依旧没有优势,只能被撤销,以便更好地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专业。比如浙江大学撤销了10个专业,就包括教育技术学、应用化学、电子商务等特色不明显的专业。武汉大学在撤销应用物理学专业时,也表示该校在原子核物理领域发展不明显,所以主动撤销。

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说的金句——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应该停办了。他指出,为全面发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率先建设一流本科,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撤销“对不起良心”的专业,迎来的不是“本科寒冬”,反而应该是“本科春天”。

“网红专业”也不要瞎跟风

相比于被撤销的本科专业,我们不妨将更多目光转向新增专业,毕竟它们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根据教育部的公布数据,全国各大高校新增备案最多的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所)、机器人工程(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新增审批最多的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35所)、网络空间安全(25所)、会计学(13所)。

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这些社会热点词汇,也变成了一门们本科专业。顺应时代而生的专业,同样值得警惕一些问题。

比如专业名称的“换汤不换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教授曾公开表示,我国人工智能本科教育起源于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就是我国的人工智能专业,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是名字不同。在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中,有一部分学校是打算用人工智能专业替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更严重的或许是重蹈“被撤销专业”的覆辙。个别高校为了蹭热点新增了“网红专业”,然而受限于学校条件,成了“鸡肋专业”,最终耽搁了学生。

所幸的是,社会上已出现了这方面的反思。

比如《光明日报》就呼吁各高校在停招撤销专业的同时,能够把现有的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能力提升上来。“不要仅仅是撤销完事,对其他专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