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复发难治 http://pf.39.net/bdfyy/zjdy/150710/4653815.html→卫生事业编考试资料
他总会说“回医院,先去看看病人”,不然他不放心,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年11月20日晚,浙江大医院呼吸治疗科副主任浦其斌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
“浙大一院”官微今天发文悼念称:浙江大医院陨落了一颗闪亮的星,我们失去了最优秀的呼吸治疗师、最敬业负责的医者、最和蔼可亲的老师和最赤诚谦和的同事。
“浙大一院”文中写道:在浦其斌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大会诊,调遣全院精兵强将组织抢救,无奈病情危重,无力回天。
医院没有透露浦其斌身患何病。
图源:浙江大医院
中国最优秀的呼吸治疗师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浦其斌从事呼吸治疗工作20多年,精通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等呼吸治疗相关技术,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成员、IMPROVE机械通气高级培训班教材编者及认证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
呼吸治疗是在重症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国内最早独立设医院,年浙大一院成立呼吸治疗科,浦其斌是团队创始人,也是浙江省呼吸治疗的领军人物之一。
年浦其斌参加工作时,呼吸治疗师这个职业刚进入中国,高校还未开设相关专业。学临床医学的他在入院后改了专业发展方向,成为了一名呼吸治疗师。
呼吸治疗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第一时间从临床监测数据中洞察患者体征,同时根据病理和生理特点,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各类呼吸支持治疗和气道管理等临床操作技术。
最开始,浦其斌和团队主要专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救治,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各个科室遇上需要呼吸治疗的危重患者,呼吸治疗科都会积极介入。
根据浦其斌参与发布的相关学术文章,20年来其研究的疾病领域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心衰以及各类重症肺炎等。“呼吸机管理、人工气道管理、氧疗的实施与评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都需要我们参与。”浦其斌曾对《浙江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因直接涉及呼吸管理,呼吸治疗师是个高危职业。对于许多突发传染性疾病来说,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浦其斌多次参与SARS、重症甲流、H7N9禽流感、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是公认的中国最优秀的呼吸治疗师之一:
年SARS,浦其斌第一批进入杭州隔离病房参与救治,获得当年浙江大学“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称号。
年甲流,作为专家组成员,浦其斌赶赴义乌参与浙江省第一例甲流危重患者的救治,医院委派至北仑分院,成功救治甲流危重症产妇。
—年禽流感,浦其斌参与了浙大一院所有禽流感危重患者的救治。
“这些病的靶器官都是肺,患者很容易呼吸衰竭,而自己做的就是呼吸治疗。”浦其斌曾公开表示,年时他工作还不到10年,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就主动上了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6名呼吸治疗师坚守岗位,据浙大一院官方报道,从之江院区ICU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起,浦其斌就参加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每日的多学科会诊。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39岁的危重型患者,当时患者氧合指数最差时低于mmHg,该指标小于mmHg就意味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
“医院就可能要气管插管了。”但气管插管创伤较大,救治团队经多学科会诊,认为患者的情况还可以继续观察,并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进行呼吸支持及治疗药物进行调整,两天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最终治愈出院。
凭着过去十多年的临床积累,并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特点,浦其斌和救治团队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浙大一院方案》,为全国新冠患者呼吸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回医院看看病人,不然不放心
得知浦其斌逝世的消息,他的不少亲朋好友、患者及家属发文表示悼念。
图源:浙江大医院
浙江大学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以前每当他们聚会吃完饭,问浦其斌准备回哪里,他总会说“回医院,先去看看病人”,不然他不放心,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据浙大一院介绍,熟悉浦其斌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工作服里永远放着一本笔记本,更换频率很高,上面实时记录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分析原因,对疑难问题不断深入摸索和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而听过他讲课的医生,也会因浦其斌所讲述的病例内容与临床结合的生动性与实用性而受益匪浅。
除了关心患者病情变化,浦其斌还尤其重视患者的心理动态。在参与“甲流”救治期间,他曾发现一名拔管患者夜间难以入眠,意识到这对恢复不利,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他随即耐心跟患者解释病情以及家人的情况,并守在患者身边,安抚情绪直到其安然入睡。
浦其斌曾公开表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所以我愿意在这份工作上投入全部的热情与聪明才智。”
来源:医学界
福利环节:
扫码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