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日报红ldquo社rdquo [复制链接]

1#

社会组织是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象山强化*建引领,注重孵化培育和规范发展,帮助社会组织破土而出、拔节而长,并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打造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象山县有家社会组织,门类齐全、覆盖广泛。

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送冬衣活动

01

成立社会组织学院引导规范化发展

从旧衣重生,拓展到社区矫正、公益大篷车、矛盾调解,衣重生公益中心负责人丁洁通过社会组织学院培训,从一名稚嫩的志愿者成长为象山公益事业骨干。

“为了帮助社会组织更快速成长、更规范发展,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在宁波市民*局的指导下,县委组织部、县民*局、县委*校联合设立了宁波(象山)社会组织学院,成为市县两级共建的社会组织教育培训服务平台。”象山县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长三角第一家社会组织学院、全省首个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

3年多来,宁波(象山)社会组织学院开设“领航”“山茶花开”“沃土”等精品教学课程,吸引省内外众多社会组织前来培训充电。浙江省孙茂芳公益救援中心就是受益者之一。

“学院特意请来省水域救援的专业团队教我们如何翻艇自救、下水救人、绳索速降等。”说到学院组织的救援培训课程,该救援中心队长孙德照连呼受益匪浅:“比如风浪大时,救援艇不能横着开,要找准角度,顶着浪斜开,否则容易翻艇……”经过培训,孙德照和队员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团队曾获评象山县应急救援类先进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学院对民间救援队开展专业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山茶花开”精品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发现有捐赠意向的资源、捐赠人定位和维护、筹款项目设计、项目投入产出等。因为授课内容切中社会组织的软肋,又有老师手把手教,颇受大家欢迎。雄鹰应急救援队利用学到的知识,向社会筹集13万余元资金,为团队添置一辆救援车。

社会组织学院开展的各类培训、社会服务和课题研究主要聚焦社会组织“方向关”“能力关”和“发展关”,其“红色学府”效应已辐射至省内外。截至目前,社会组织学院已开设线上、线下培训班56期,受训5.5万余人次,全省家品牌社会组织在学院结业。“今年学院将实施*建创优、教学创能、研究创新、服务创强、合作创赢‘五创’行动,推促社会组织*建强、素养强、服务强、发展强。”象山县民*局相关负责人说。

02

强化红色引领打造平台孵化器

听*话跟*走,社会组织才能不偏航。年4月,象山组建宁波第一个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综合*委。在象山县委组织部两新*建科指导下,社会组织综合*委创新实施“红社领航”工程,将“红色基因”根植于社会组织工作全过程,实现社会组织*组织应建尽建。

综合*委指导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支部,塔山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张鹏明在孵化支部的培育下,于年申请入*。他以一名*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敬老爱幼等志愿活动,不断收获进步和成长。前不久,他成为正式*员。目前,县社会组织综合*委已孵化*组织14家,培养*员和入*积极分子13名。

优化平台建设,为社会组织编织红色成长“摇篮”。走进位于象山港路的益园,“聚心、聚力、聚方向、聚未来”等主题标语,令人热血澎湃。这个平方米的孵化基地,为初创期、草根性等社会组织,提供*建指导、免费办公、专业咨询、成长扶持等综合性服务。

据悉,益园链接*府、企业等资源,为社会组织量身定制各类免费课程,社会组织可自行“按需点菜”。平时,社会组织成员在益园交流分享,彼此请对方来上课,在互补不足中共同进步。

益园还以项目化为载体,通过公益创投形式,资助社会组织在公益领域主动作为,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益园已成功孵化社会组织56家,有家社会组织的个公益项目被立项实施,投入项目资助资金余万元,受益群众近9万人次。

社会组织公益集市

03

多元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敬老助老是象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学院、益园培训孵化,社会组织正成为象山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去年6月底,我们以‘红社领航·象益山海’为主题,启动*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等,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象山县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项目因居民需求而设,社会组织因项目需要而引进。丹东街道东风社区、新建社区是老旧小区,环境较差,老年人众多,日常生活诸多不便。象山老年公寓九九志愿服务队与两个社区结对后,制定出详细的服务计划书,并通过入户探访等方式,使居民充分了解志愿队的服务内容。目前,志愿队已针对性开展关爱老人和困难家庭、社区环境清扫等志愿活动,为老人提供帮助的同时,助力社区环境提升。目前,象山47个社会组织已分别结对30个社区。

同时,象山县社会组织综合*委像抓工程建设般对公益活动实行公开、规范、有效的跟踪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质量。县慈善总会仁爱义工大队在全县社会组织中率先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义工承担“特殊家人”的角色,做好患者人生最后阶段的“陪伴者”,为他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在综合*委帮助下,义工大队的临终关怀服务已提升为“爱与陪伴公益服务项目”,至今累计陪护超过人。

从“小打小闹”的被动型,变为“往中心靠”的主动型,象山一个个社会组织在实践淬炼中破茧成蝶:野狼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励全丁被评为省平安卫士,蓝豚水上救援队参与的“利奇马”特大台风民间救援群体,获评“浙江骄傲”……

象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以来,架起了*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形成了基层治理全民能参与、愿参与、齐参与、常参与的良好态势。

手拉手义工大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内容转自“浙江日报6月29日第19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