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日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10年建设任务4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

鱼山岛位于浙东海域深处,5年前还默默无闻,岛上常住人口仅余人;如今随着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建设推进,岛上已开发面积达26平方公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个国内炼化装置中单体规模最大、国内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单体项目,实现了“10年任务4年完成”的建设目标,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鱼山速度”。它的出现,让多种关键石化产品的价格话语权被国外厂商掌握的状况开始改变。

12%,年舟山市GDP增速创新高,为12年来最高增速。工业经济增速领跑全省,是拉动舟山经济逆势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全面达产,又是舟山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去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重点企业——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产值达亿元,占舟山市工业总产值近一半。刚刚出炉的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浙石化累计加工原油.2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5%和.71%。亮眼的成绩背后,“鱼山速度”如何炼成?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多个“第一”创造好成绩

这几年,年过花甲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水荣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建设工地上。

如此大的项目,浙石化作为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李水荣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他暂停旗下其他产业投资,把所有的资金流水都集中过来建设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心不苦,就不辛苦”,这是李水荣的口头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用这句话来鼓舞士气。

鱼山岛开发前全貌。岱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建设过程中,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创造了多个“第一”:建成国内最大苯乙烯蒸汽过热炉、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空分设备整体冷箱;投用了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穿越长度最长的跨海定向钻;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是迄今世界单台重量最大的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炼油环节中,万吨/年重整装置是目前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重整装置……

正式投产1年3个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年,浙石化产值亿元。年一季度,该公司加工原油.25万吨,生产乙烯37.7万吨、PX86.9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经过合理优化,我们常减压装置全年保持稳定运行,一期原油加工印证了我们设计建设的优质和管理的高效。”浙石化副总裁郭和宽说。年,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应运而生,浙石化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超亿元。

产量产值创新高,流通领域也捷报频传。年4月16日,浙石化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航煤加氢装置通过航煤生产审定,正式进入国内民用航空燃料市场,12月5日,浙石化航煤首供浦东机场;年7月,获得全国首个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质;年11月18日,获得万吨的成品油出口配额。

在绿色石化基地液化码头5号泊位,该公司生产的化工产品每天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年,浙石化从市场监管部门拿到了《首批产品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苯、PX、苯乙烯等10个产品取得了生产许可条件,当年达产,当年达标,打通进入流通领域第一步。记者了解到,中国纺织等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料PX(对二甲苯)一直高度依赖进口,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投产,有效提升了我国乙烯、芳烃等高端化工品的自给率。

项目一期炼化设备安装。岱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1月2日,基地二期项目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框架经过6个多月加紧施工,终于完成最后一块模块的吊装,顺利封顶。“二期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速度比一期更快。”在公司会议室里,郭和宽指着规划图说。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产值将超2亿元,炼化一体化规模可以达到世界第五,形成一个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亿元产值,势必会对全球大宗化工产品,乙烯等定价产生影响,舟山在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也会有较大突破。

村民主动回乡工作

站在鱼山岛观景平台,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全景尽收眼底。在山丘与海岸线之间的平地上,一个巨大的“钢铁之城”映入眼帘:一期项目已全面投入运行,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无数根大小不一的管道纵横交错,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巨型炼化设施串联在一起。

“真的都是从无到有。”面对鱼山岛的日新月异,中交三航院项目部副经理陈征兵感慨万千,自年6月鱼山岛上传来第一声开山炮响,岛上一天一个样,他为自己参与其中而自豪。年6月29日,他随公司来到鱼山岛开发建设。回忆当时,他说岛上最多的是山,大小鱼山之间被海阻隔。没有电缺少水,偶尔出个岛因为遇到风要被“困”在本岛好多天……如今,一到晚上,灯火通明,甚是壮观。

鱼山岛曾经的模样,在岛上观景平台橱窗老照片里,可以依稀看到。鱼山岛由大、小鱼山岛组成。岛上的渔山村常住人口仅余人。“出岛的唯一交通工具是到高亭镇的轮渡,每天一班,潮水小的时候要80分钟,潮水大时要近两个小时,风浪一大,还得停航。”渔山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曹绿美回忆。

鱼山整岛搬迁工作从年12月28日启动,短短20天就完成了10万多平方米的群众房屋测量等众多工作,40天完成户群众房屋确权,30天基本完成房屋签约,取得了房屋补偿安置协议第一轮签订工作签约率97.3%的成绩,创造了令人振奋的“鱼山速度”。

年出生的方照佳,是土生土长的鱼山人,和大多鱼山汉子一样,17岁时他选择出海捕鱼谋生。年,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应运而生,听闻这一消息的他格外兴奋,回到家乡,主动参与整岛搬迁工作。年,鱼山岛完成整岛搬迁,大鱼山岛和小鱼山岛通过填海连为一体。年,他回到岛上开办菜场,后又做起五金生意。“这么大项目落户鱼山,给我们带来了新商机,我也想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他的初衷很直白。

“看,这个就是我家,有两颗香泡树的那座。”方照佳的手机里存着老家的照片。故乡深深珍藏在他的心中。弟弟方照磊曾从事养殖工作,整岛搬迁后跟着哥哥做起了生意。兄弟俩常常聚在一起,回忆起当年的日子。山路、渔船、码头,曾经的景致在他们的交谈当中,跃然眼前。他的手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