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的民勤 [复制链接]

1#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http://m.39.net/pf/a_4658924.html

脱贫攻坚的民勤“答卷”

民勤,多少年来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自然条件差,传统农业特征明显,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属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年底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3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4.22万人,贫困发生率18%。

上世纪80年代,民勤农业耕作仍沿用传统模式,90年代后期,机械耕作工具才广泛应用。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上世纪90年代,石羊河来水量逐年减少,土地盐碱化加剧,部分边远沿沙村落出现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无奈下部分群众背井离乡自发迁往内蒙古、*等地,自谋生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民勤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实精准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年10月,经甘肃省*府批准,退出插花型贫困县序列。至年底,全县累计减贫户、人,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

东坝镇裕民村村民石玉平,前几年供两个女儿上学,妻子患有风湿病,劳动能力有限,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困难,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产业帮扶下,石玉平开始发展养殖业,小规模养殖加上种植业,年收入达8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石玉平说:“不但要脱贫还要致富,去年我搭建了一座日光温室种植人参果,长势不错,马上也要上市了。”

壮大农业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民勤县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3+1”主导产业,全县蜜瓜、茴香、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10万亩、13万亩。立足产业优势和草畜资源条件,稳步发展肉羊,适度发展肉牛,尝试发展特种养殖,并与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浙江长兴永盛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民勤纯种湖羊育种基地,打响“民勤苏武沙羊”品牌。年,肉羊饲养量达万只、肉牛存栏2万头、生猪存栏16万头、鸡存栏万只,77个农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民勤县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中华苏武沙羊美食之乡”称号,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称号。

民勤县把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节水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至年,全县共有温室大棚座、亩,棚均纯收入达元以上,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年以来培育龙头企业38家、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38个贫困村的个合作社规范运营率达到%。认真落实到户产业扶持*策,为户贫困户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2万元,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增长了三倍多,群众增收的产业基础更加牢固。

展望未来,民勤县将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幸福新民勤。

作者:陈凯年

原创内容版权归武威市新闻传媒集团所有

文章配图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张福民

◆社保将迎来6项新调整!*策出台时间表明确|e览武威◆*史百年天天读·3月28日◆“蓝朋友”太善变怎么办?在线等!阅读好文,点击“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