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华社浙江新闻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 [复制链接]

1#

信息来源

新华社、浙江新闻客户端、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甬派客户端

今日大榭综合编辑整理

自全面复工以来,由于运输等环节仍在恢复中,环洋新材料的产品库存开始逐渐积压。但该公司以“变”应变、化危为机,用48小时与韩国客户签订了万美元合同,从内销企业转为外贸企业,实现了特殊时期的转型突围。这一先进做法也得到了新华社、浙江新闻客户端、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甬派客户端等中央省市级媒体特别报道。新华社

新华社截图

↓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宁波大榭一企业抗击疫情“内销转外贸”48小时签下百万美元订单

新华社

2月24日上午,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的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洋新材料)装卸区内,员工们正在为一辆辆罐车充装环氧氯丙烷。未来三天内,该公司将有吨的环氧氯丙烷从大榭港区装船发往韩国。

自全面复工以来,由于运输等环节仍在恢复中,环洋新材料的产品库存开始逐渐积压。但该公司以“变”应变、化危为机,用48小时与韩国客户签订了万美元合同,从内销企业转为外贸企业,实现了特殊时期的转型突围。

(图为货物运输过程)

环洋新材料是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环氧氯丙烷研发、生产和销售,年产能6万吨,年产值10亿元。公司营销部副经理吴躜鸽介绍,原先公司的产品%内销,但受疫情的影响,国内道路运输短时间无法恢复,对企业生产、销售造成一定影响。2月3日,公司生产负荷已经降至25%左右。

“我们是连续性生产企业,产品迟迟无法外运,再积压下去,公司将面临整厂停车的风险。而作为上下游企业,我们停车的话,也会影响万华宁波的成品消耗,更严重的,会造成万华及整个园区的停产。”吴躜鸽说。

(图为货物运输过程)

如何将产品运出去,成了困扰环洋新材料的难题。“我们预设了很多种方案,想了很多办法。”2月3日,吴躜鸽所在的营销部人员到岗后,面对困境,立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虽然,国内道路运输受阻,但海运这条路是通的。电光火石一瞬间,大家一致觉得外贸这条路可以试一试。

“我们不做外贸,但一直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客户保持着联系。”吴躜鸽介绍道。该公司赶紧与这些客户联系,了解产品需求。最终,他们了解到韩国一客户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较大,且有意向与环洋新材料合作。

这家韩国客户主要生产环氧树脂,每月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达到-吨。经与公司高层汇报商量并同意后,公司营销部门立马和韩国客户在2天之内签订了合同,一个月内出口0吨环氧氯丙烷,价值万美元,减轻公司成品压力。

(图为货物运输过程)

随着外贸合同的签订,环洋新材料也得到宁波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和宁波大榭海关、银行及*府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宁波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对我们公司生产情况非常关心,一直在和我们保持沟通,这是公司第一次出口产品,要在短时间内将这批货物运出去,我们更是得到了大榭海关的支持,他们耐心解答咨询的问题,在报关报检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急事急办,这对我们产品出口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吴躜鸽说。

2月20日,该公司第一批吨产品运出,2月24日第二批产品陆续发出。开拓外贸销售渠道后,随着国内物流运输逐步恢复,环洋新材料销售从单一的内贸销售,转变为内外贸双轮驱动,公司产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恢复。截至2月20日,生产负荷已经提升将近%。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新闻客户端截图

↓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化危为机!大榭一内销企业48小时转型突围,与韩企签订百万大单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何清徐关金记者王健

2月26日上午,在宁波大榭开发区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洋新材料)的装卸区,一辆辆罐车正在充装环氧氯丙烷,当天该公司将有吨环氧氯丙烷从大榭装船发往韩国。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面对公司产品库存积压的困境,环洋新材料以“变”应变、化危为机,仅用48小时,就与韩国客户签订万美元合同,从内销企业转为外贸企业,实现了特殊时期的转型突围。

环洋新材料是大榭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环氧氯丙烷研发、生产和销售,年产能6万吨,年产值10亿元。该公司营销部副经理吴躜鸽介绍,原先公司的产品%内销,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道路运输管制,短时间无法恢复,对企业生产、销售造成很大的影响,产品库存积压严重,2月3日时公司生产负荷已经降至了25%左右。

“我们是连续性生产企业,产品迟迟无法外运,再积压下去,公司将面临整厂停车的风险。而作为上下游企业,我们停产的话,也会影响万华宁波的成品消耗,更严重的话,会造成万华及整个园区的停产。”吴躜鸽说。

如何将产品运出去,成了困扰环洋新材料的难题。“我们预设了很多种方案,想了很多办法。”2月3日,吴躜鸽所在的营销部人员到岗后,面对困境,立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虽然,国内道路运输受阻,但海运这条路却没有封。电光火石一瞬间,大家一致觉得外贸这条路可以试一试。

“我们不做外贸,但一直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客户保持着联系。”吴躜鸽说。刻不容缓,该公司赶紧与这些取得客户联系,了解产品需求。最终,吴躜鸽他们了解到韩国一客户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较大,且有意向与环洋新材料合作。

这家韩国客户主要生产环氧树脂,每月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达到-吨。吴躜鸽紧急和公司高层领导汇报,经同意后,随即和韩国客户在2天之内签订了合同,一个月内出口0吨环氧氯丙烷,价值万美元,减轻公司成品压力。

全力以赴保复产、促发展,大榭管委会联合多部门为企业保驾护航。“大榭管委会一直在帮我们协调,联系银行、海关等部门送来服务。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出口,且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这批货物运出去,大榭海关耐心解答我们咨询的问题,在报关报检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急事急办,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吴躜鸽说。

2月20日,该公司第一批吨产品运出,2月24日第二批产品陆续发出。开拓外贸销售渠道后,随着国内物流运输逐步恢复,环洋新材料销售从单一的内贸销售,转变为内外贸双轮驱动,公司产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恢复,截至2月20日,生产负荷已经提升将近%。

宁波日报(三版)

宁波日报截图

↓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48小时签下首个海外订单环洋新材料“出海”化解停产危机

宁波日报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危机。但是,危中有机遇,这种机遇,可能来自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可能来自新技术、新产业的带动,也有可能来自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机遇稍纵即逝。如何用好窗口期,主动抢机遇,用机遇,走出一条危中求机、转危为机的新路子?宁波日报报网端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推出“化危为机,宁波民企在行动”系列报道。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