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述忠教授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 [复制链接]

1#

“一带一路”,互联网企业重大机遇

-9-12马述忠房超李海燕

“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承载了经济、社会、文化等使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已有大批本土互联网企业顺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据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3左右,人口总量46亿人,占比超过60%。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互联网增量空间最大的国家多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印尼、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但互联网渗透率较低,分别为28.3%、28.5%、14.8%以及31.9%,与我国的50.1%相比差距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网用户增量空间巨大,互联网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需求日益多元。“一带一路”穿越亚洲文明、伊斯兰文明、欧洲文明三大文明区,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差异较大。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于商品和服务有不同的消费偏好,消费者之间的偏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满足复杂多元消费需求问题在网络消费中逐渐凸显。

区域发展渐趋失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各自不同的先天环境与后天文化,在*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下,这些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差异逐渐拉大。总体来看,中东欧、东亚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现实状况

我国互联网起步虽晚,但2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我国互联网整体实力强于欧、日、韩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于“互联网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比较优势明显。早期出海的互联网企业多是专注应用软件开发的产品公司,且多是一些创业型公司,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年后,随着安卓系统的崛起以及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兴起,我国互联网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批拥有过硬产品的企业开始尝试走向国际。

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呈现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创新驱动性。如今,我国互联网公司已过了跟随美国互联网企业的阶段,实现了产品与商业的创新,因而能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一些海外同行学习的对象。

需求导向性。互联网企业十分注重用户需求与产品体验,利用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调研等手段,满足更丰富、更加定制化的用户需求。有些互联网企业除推出产品的海外版本外,还投资或收购来自美、日、韩的海外企业,以便更好地开展本土化经营。

优势先发性。“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创新,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庞大的用户群体,掌握制定行业规范与标准的话语权,形成先发优势,获得持续盈利。

经营协同性。互联网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