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如 [复制链接]

1#

媒体深度融合,采编人员是第一位的要素,关键是采编人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每个新闻舆论工作者都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传媒发展的新要求,努力让自己练就十八般武艺,成为精通新闻报道各方面技能的全媒人。

如何成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采编人员

王一彪

对*忠诚,努力做*治上的明白人

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治方向,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位的就是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讲*治。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明白作为一名*报和*网新闻工作者坚持讲*治的重要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重大新闻舆论宣传中坚持正确*治方向的重要性,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治原则问题上敢于举旗亮剑的重要性,在重大主题宣传和舆情热点事件中引导舆论的重要性。 

在当前形势下,对人民网的采编人员来说,尤其要坚持对*忠诚,成为*治上的明白人。我们正处在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大变局之中,*和国家面临着一系列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风险。在各种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面前,我们新闻采编人员在自己的新闻报道实践中,不讲*治行吗?没有*治头脑行吗?肯定不行!

毛主席曾指出:“搞新闻工作,要*治家办报。”办新闻网站也一样。不讲*治,不懂*治,就办不好报纸,也办不好网站,其业务水平再高,也可能出问题,也会犯*治错误。因此,人民网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采编人员,都要坚持讲*治,有很强的*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很高的*治觉悟,有很强的*治鉴别力,始终做到*治清醒、立场鲜明,坚定不移地与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人民网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网的*治底色,必须毫不含糊、毫不动摇。

明确职责,努力做正确导向的把关人

作为排名第一位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频道多,栏目多,内容丰富,跟帖量大,可以说是一个网上的“信息总汇”和“大千世界”。文字、图片、视频、两微、手机报、手机人民网,表现方式多姿多彩,呈现平台不断更新,宣传任务十分繁重,导向管理任务也十分艰巨。人民网当然要全面发展,但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所以,在推进各项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最根本的要求。在*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上不能出任何问题,这是检验人民网员工*治上合不合格、工作做得好不好的起码要求和基本底线。

强调导向责任、把关责任,是因为在大是大非上不能糊里糊涂,在关键时刻不能出任何问题。古人讲:“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现在我们也讲,*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定国安邦的大事。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正确舆论导向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所有报道都要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人民网新闻采编工作来说,无论哪个频道、栏目,无论对内宣传、对外传播,无论消息、通讯、评论、言论和资讯、文章,无论文字、图片、视频、两微,都必须始终牢牢坚持这“四个有利于”,把“四个有利于”深深地刻在自己脑海里。

所谓把好导向关,就是把住哪些稿子可以发、哪些稿子不能发。去年,李宝善总编辑在一篇编辑手记中写道:我已撤换和修改过两篇有关“撒谎作文”的稿子。两篇文章批评的现象确实存在,所发议论也有道理,为什么撤?提倡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多写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当然是对的,但有些命题作文,允许学生想象和虚构某些场景、情节,抒写积极正面的思想感情,也并无不妥。简单地把这类作文都归于“撒谎作文”,是很不合适的,不符合教师、学生的实际感受,有“强加”的味道。而且,贴“撒谎作文”这样的标签是很伤人的,不仅伤害教师,也伤害学生。从传播角度看,贴这种标签会引起对立、抵触情绪,会严重降低文章在读者中的接受度,传播效果并不好。我们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说服人,让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和主张,引发对立和抵触不利于目的的实现。“撒谎作文”都收入百度百科的词条了,但人民日报不能人云亦云,应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李总的这段话,对我们树立正确导向意识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在树立正确导向意识的基础上,还要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因为,这种规章制度把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按规章办事、按制度办事,就能够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就能分清责任、落实责任,就能防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就能杜绝和减少*治错误、导向错误,就能够杜绝和减少可能给人民网事业以及每个员工利益带来的损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就导向管理制定严格而详尽的规章制度的根本出发点。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记者编辑的年纪很轻,责任可不轻,我们肩负的是“办网上的人民日报”的责任,发挥网上“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不用讲大道理,不用豪言壮语,大家一定要在导向管理上和责任把关上,从严要求,严字当头,严明纪律,严肃对待,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明确自身的职责使命,确保导向管理全覆盖、全天候、无缝隙,不缺位、不出问题。

提高素养,努力做学通古今的文化人

我们是新闻舆论工作者,是知识分子,老百姓称我们“文化人”。什么是文化人?有种说法不太恰当,说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儿,实际上是讲,文化人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行为方式,总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气质和风度。最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