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校电子稿浙江年1月历史学考试题 [复制链接]

1#
什么原因会导致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宋代学者云:“周之子孙,苟不至狂惑者,皆剖土分域,为南面之君。”这反映的*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D.皇帝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4.有学者论及宋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士人已不满足于词章之句,他们要运用舞动的线条来表达精巧的思绪和闲适的人生态度。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而是关乎理想人格的铸造和人生意义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一种别样的高雅呼之欲出。于是,唐代诗人王维重新获得宋代文人雅士的青睐。”这种“别样的高雅”是指

A.草书 B.文人画

C.宋词
  D.话本

5.作为一个疆域非常辽阔的*权,元朝将全国划分成十个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区划。下列项中,与“腹里”毗邻的是

A.云南行省 B.江浙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D.四川行省

6.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7.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数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魏氏”

①首倡经世之学②推祟民主革命

③主张“师夷长技”④
  B.“光荣革命”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英荷战争

18.一位启蒙思想家认为*权属于全体人民,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权和司法权,系统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D.卢梭

19.年,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列关于该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④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③实行“统制经济体制”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21.年,年仅25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创立了

A.万有引力定律B.量子理论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

22.右图为时事漫画《来自西边的风》,发表于年。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漫画的寓意是

A.肯定欧洲煤钢联营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

B.抨击美国“杜鲁门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批判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2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强烈。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倡导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B.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

C.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有力冲击了两极对峙的国际关系格局

2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该会议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美国还企图在这一组织中担任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判断,该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美洲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年12月,某报刊有下列报道:《中国援建非洲疾控中心动工》《土耳其搭乘“丝绸铁路”连通中国》《美国为维护监控霸权打击中企》《塑料垃圾,世界之疾》。这些报道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②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

③中国为世界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④全球化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应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年,中国大约有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万元,工人—)人;私人资本企业个,投资额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二

“通州之设纱厂,为张蹇投身实业之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塞亦承之。”

“状元办厂”是令人惊异的,但却决不是偶然的,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骞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

——摘引自杨立强《张謇存稿》等

(1)根据材料―,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新型纱厂”的名称,概括促成“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D3.A4.B5.C6.A7.B8.D9.B10.C11.A12.B13.A14.C15.B16.A17.B18.C19.A20.A21.C22.D23.D24.C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1)新因素:民族工业。

影响: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

(2)名称:大生纱厂。

动因: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清*府谕令各省设厂;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27.(1)先驱:但丁。

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实质: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影响: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