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日报整版点赞余姚的复工工作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浙江日报》整版报道余姚的“*府跑在前、管家式服务”复工工作法一起来看看

余姚推出“*府跑在前,管家式服务”复工工作法,第一时间组建“三复”工作组,提前摸底研判,统筹布局,出台5个复工实施细则、稳岗*策、减税降费*策、“红锋信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策组合拳,加大了*策调节力度,下好“先手棋”。余姚还通过“五联五促”“三服务”等多种载体,推出“管家式”帮扶服务,打好“主动仗”,全市派出余名“复工管家”下沉到企业一线,一对一服务,覆盖全市家规上企业。


  在当前的疫情态势下,企业复工遭遇了人员紧缺、物资不足、配套企业尚未开工导致产业链配套跟不上等诸多问题。余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企业复工复产,以“*府跑在前,管家式服务”复工工作法,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余姚还开通了企业复工咨询热线,针对企业以及务工人员有关复工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热线开通以来,累计接到咨询电话余次,为企业群众办理复工相关事项余件。

杰立公司“机器换人”成效明显。张辉摄*府跑在前下好“先手棋”


  位于宁波余姚的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复工以来,*府专列、包车帮企业接外地员工回来,开辟绿色返工通道,目前企业产销两旺。


  浙江峻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零部件应用于江铃福特负压救护车,他们在*府的牵线搭桥下,与主机厂对接,同时开发新项目,抢到了更多订单,全年可增加销售额万元左右……

余姚众多企业快速安全复工复产背后,是当地*府这只有形之手“跑在前”,第一时间组建“三复”工作组,通过提前摸底研判,统筹布局,出台一系列*策组合拳,加快各类扶持*策落地冲刺,加大*策调节力度,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实现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环境。

富佳公司防疫生产“两不误”。陈海东摄

疫情当前,余姚制定了针对工业、商贸等主要行业企业的5个复工实施细则,另外还重点针对生产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的中小企业和参与防疫物资生产的相关企业,出台二十条“暖企”措施,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在余姚,年4月30日前到期的科技金融贷款实行无还本续贷,无需审批自动延期续贷,期限3个月,以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此项*策惠及企业25家,总计贷款金额万元。


  不少企业复工遇到招工难,余姚适时出台稳岗*策,减轻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社会保险费负担,实施阶段性减征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策等,积极帮助受影响企业稳定用工队伍,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等。这些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余姚还创新*策,推出“红锋信贷实施方案”。这是由乡镇(街道)和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省、宁波和余姚三级“双强”企业*组织为划分标准,分层次实行利率优惠,实行“乡镇(街道)初审上报-银行核定放款-享受优惠*策”的管理模式,对受疫情影响较重而资金困难的部分企业进行金融帮扶。余姚市农商行的“红锋信贷实施方案”已为全市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提供单户最高万元贷款并减免3个月利息的优惠,目前已列出总贷款金额约7.5亿元发放计划,为余家小微企业减免近万元利息支出。

管家式服务打好“主动仗”


  *策铺路,服务跟进,余姚通过“五联五促”“三服务”等多种载体,推出“管家式”帮扶服务,精准解决企业个性难题。


  “就餐要分散、错时,排队取餐保持1.5米间距,提倡用餐不交谈的餐桌礼仪,餐前餐后督促员工勤洗手……”2月10日当天,在与企业共同落实复工防疫措施后,阳明街道“复工管家”郑麒麟鼓励企业进一步在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上做文章,通过弹性办公、网络云办公等灵活方式,减轻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余姚有余名这样的“复工管家”下沉到企业一线,覆盖家规上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复工交通出行、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等困难问题。


  在“复工管家”与企业一对一对接基础上,余姚还成立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的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管家组”,各乡镇街道成立由多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组成的驻厂指导“管家组”,紧盯企业急需解决的、反映强烈的问题难题,对需跨部门协调或落实难度较大的复杂问题,开通问题快速申报通道,收集上报的问题,第一时间加强大数据研判,实施派单解决模式,不断提升问题破解效率。


  为进一步落实“复工管家”制度,余姚市纪委监委牵头,对企业复工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不定期对“复工管家”服务的企业进行电话回访,切实杜绝不作为、中梗阻、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余姚市委组织部还从各部门抽调*治素质好、担当意识强、专业水平扎实、在涉企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复工管家”库。


  “管家式服务”精神还细化到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日常帮扶中。


  余姚市委宣传部创新载体,制作了简洁易懂的阳明先生系列防疫漫画,发送给各企业,通过张贴、
  春节以来,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吕飞彩已把17名老乡引荐给余姚企业,她今年的目标是,争取介绍60名老乡到余姚工作。吕飞彩是余姚“老乡招工团”的一名成员。这段时间,近百名“老乡招工团”团员频频打出“亲情牌”,引来“亲友团”,成为余姚打造精准招工“一起来”格局中重要的一环。


  余姚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但不少企业在复工过程中面临“招工难”。这个难题如何破局?


  余姚提出“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加大部门横向联动协同力度,形成快速联办机制,为企业招工提供便捷条件;另一方面创新招工手段,努力形成“一起来”招工的局面,吸引更多劳动力来姚就业创业,“老乡招工团”就是其中一招。


  千好万好,不如老乡一句说得好。余姚市人社局会同各乡镇(街道)社保中心,在各地企业中遴选了近名员工形成“老乡招工团”。这批员工企业工作经验丰富,在当地又具有一定声望,成为推介余姚用工环境的“活广告”。


  截至目前,“老乡招工团”已介绍了多名老乡到余姚各企业工作。


  劳动力招来了,服务一定要跟上。从2月20日开始,余姚专门成立了6支“招工小分队”,分赴贵、川、皖、湘、豫、赣等6省驻点服务来姚务工人员。“小分队”及时与对口地区联手克服省际班车停运等困难,采用包车、包机、包专列等方式,把务工人员安全送到余姚。

余姚复工复产用地“急用先行”


  疫情袭来,国家急需红外测温仪用于机场、医院、高铁站等防疫前线,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外测温镜头便是其中的核心部件,需求量激增。企业申请紧急扩建项目,项目用地总面积75亩。余姚有关部门启动“急用先行”*策,对疫情防控和治疗急需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等用地,可先行使用。疫情解除后,再补办有关手续,或将土地交还原土地使用者。目前该项目已加紧对接,预计很快就能落地实施。


  “急用先行”是余姚“十条用地新规”中的一条。2月14日,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企业复工复产保障服务十条措施,在允许先行用地、优先安排计划指标、优化土地交易办法、简化审批许可程序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宁波大叶园林有限公司准备上线年产万套节水喷洒器生产项目,企业通过拍卖取得新拍土地平方米,计划新建4平方米厂房,但在申请“供地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时缺少“宗地交付现场记录表”,该局启动绿色通道,急事先批,同时采用了“容缺受理”,为建设单位一次性办理了“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使得项目能够尽快上线。


  “十条措施”发布实施以后,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随即成立了复工复产组、疫情防控组、用地保障组、审批服务组、野生动物管控组、信访维稳组6个工作组分工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目前,余姚全市已收集到4类26个急需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截至3月1日,余姚家规上企业全面复工,18.25万名员工返工到岗,占总人数的81.2%,家规下企业实现复工,复工率达99.7%,22.97万名员工复工上班,占总人数的80.4%。

来源:浙江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