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民日报好图好在哪1214摄影点评 [复制链接]

1#

“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生态优先水上架路

图为12月5日,车辆行驶在宜昌市兴山县境内的水上公路上。

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宜昌市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之路,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摒弃了开山修路或打隧道的方案,通过水上架桥的方式修建了一条“路景相融”的水上公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古夫镇至昭君大桥的水上公路是三峡库区连接G42沪蓉高速宜(昌)巴(东)段的重要通道,全长10.9公里。

郑家裕摄

刊于《人民日报》.12.7第1版

不开山路、不打隧道,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在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宜昌市,一条平整的公路架于清水之上、两山之间,生动展现出一幅“水上架公路路景两相融”的生态美景。——要闻一版张帅祯向前一步

图为12月5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啤酒小镇驴营地探险乐园内,游客正在进行团队高空探险项目竞赛。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依托良好生态大力发展休闲运动产业,建成各具特色的休闲运动营地,市民和游客可以根据爱好和需要参与户外拓展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

毛勇锋摄

刊于《人民日报》.12.8第13版

探险乐园内,游客正在体验高空探险项目。画面中,左侧一名游客与右侧三名游客形成不对称构图,既平衡画面,又展现动感与活力。空中高悬的索桥具有线条感,为画面增添形式美。蓝色的主色调中,橙色头盔点缀其间,色彩和谐亮丽,整体风格清新明快。

——文化版曹雪盟

生产一线开足马力经济复苏动力强劲

图为11月18日,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头屯河区)*地毯产业示范园帕尔拉克地毯厂生产车间,挡车工在连接地毯纺线。

张秀科摄

刊于《人民日报》.12.9第13版

这张照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浓烈:地毯纺线红*相间,纺线女工浓眉大眼,整个画面密集饱满,将车间火热的生产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又能发现淡雅的韵味:女工眼神中透出专注与坚定,手上的动作如抚琴般娴熟优雅,尽显劳动的美感,以小见大地表达了“生产一线开足马力经济复苏动力强劲”的主题。

——要闻七版卢涛

冰耕

图为12月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上的采冰场,宛如巨大的农田,采冰人在冰上辛勤劳作。采出的冰块将通过艺术化的设计,建成美轮美奂的冰雪奇观,吸引市民和游客观赏,带动冰雪旅游。

张澍摄

刊于《人民日报》.12.10第2版

照片将采冰人置于远景中,让辽阔的松花江冰面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冲击力更强。远方明亮温暖的光束与近处冷色调的冰面形成鲜明对比,一暖一冷之间,采冰人迎光劳动,为这幅“风景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空中飘荡的冰雾和冰面上隐约可现的采冰线条,一上一下,让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逆光拍摄,虽然减少了采冰细节,却创造了绝佳的剪影效果,充分显示了摄影这门艺术光影流转的魅力。

——要闻二版郭雪岩

焊花飞溅施工忙

图为12月8日,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新城区一处工地上,施工人员在切割焊接,焊花飞舞,弧光闪烁。岁末临近,嘉禾县各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抓紧时间,加班加点,确保按质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春涛摄

刊于《人民日报》.12.10第13版

工地上的常见一幕,却拍出了新意、裁出了创意。拍摄角度略微上仰,尽量完整地捕捉焊花飞溅产生的弧光,借助线条增强画面美感。编辑结合版面空间实际,进一步用好“剪刀”,竖图剪裁将视觉集中到工人专注焊接的动作上,裁去顶部背景元素、留下底部与主花互动的闪耀小花,让焊花飞舞的施工场景更加引人注目,增强了画面表现力。

——要闻七版卢涛

摇橹水乡文旅兴旺

图为12月6日,汪南村舍墙上的彩绘映在湖面。

汪南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朱桥乡,地处皖南圩区,良好的水环境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质的条件。近来,朱桥乡通过水上直播带货,让农产品“走出去”,让消费者“走进来”。直播带货的摇橹船在水中荡漾,当地优美的生态、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展现给大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李晓红摄

刊于《人民日报》.12.11第4版

泛舟,撑起盏盏浅*的渔火;墙绘,点缀处处时尚的气息。水乡之畔,在辽阔的长天、青黛的远山以及温柔的涟漪间,漾出了再美妙不过的幸福感。摄影师巧选湛蓝的纯净色块作背景,将近前代表性的事物点缀其中,传统与现代、恬静与璀璨由此构成张力,具有独特的美感。

——要闻四版陈亚楠

芦苇冬收忙

图为12月10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工人正抓紧收运芦苇。

时值冬季,张掖市湿地管理部门将2.7万亩湿地芦苇荡分区域招标承包,加快收芦苇进度。这些芦苇将提供给养殖户,助力生态养殖,减少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

杨永伟摄

刊于《人民日报》.12.12第4版

照片采用三分法构图,在实现平衡性与秩序感的同时,也为观众的视线创造了一个简单的路径。竖向,蓝天、高山、芦苇由远及近,色彩由浅入深;横向,三组收芦苇的工人等距分布,结构齐整、对称和谐。逻辑上看,天之蓝、山之青、芦苇之盛,是好生态的成果,工人们对芦苇的生态化处理,更是好生态之因。由此,照片中各元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形式美、逻辑美兼具,确为好照片。

——要闻四版陈亚楠

边防线上,有我们的青春和热血

图为西藏军区“里孜戍边模范连”官兵巡逻到达界碑前,向国旗宣誓并合影留念。

军队跟*走,强军先铸*。身处边防一线,一批批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安宁、人民幸福。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复杂的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绝对忠诚的不变军*。

邬军摄

刊于《人民日报》.12.13第6版

湛蓝的天空与亮白的积雪作底色,将五星红旗映衬得耀眼夺目,使图片形成鲜明的视觉张力,冲击力十足。冰天雪地,凛冽寒风,阻挡不了人民子弟兵卫国巡边的热情。在国境山巅之上的宣誓,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边防有子弟兵的守护,我们放心。

——国防版金歆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获授权转载),作者撇捺本期统筹:巩育华、娄霄霄、陈小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