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鄞州慈溪两地书记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署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斑病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

8月8日,《浙江日报》刊发了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胡军的署名文章《勇做城市经济排头兵》。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7·2”重要讲话中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阐述了未来*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针问题;省第十四次*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科学回答了未来浙江发展的战略路子问题;省委书记车俊在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现场交流会提出,深查细照践行嘉善经验,加快建设“特、富、美、安”新县域,系统描绘了今后县域发展的蓝图路径问题。

对于鄞州来说,学习践行嘉善经验,首先要“破”,以新发展理念来树立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关键要“创”,以“特、富、美、安”来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依托工业底子实的先发优势,大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让鄞州的硬实力更硬。鄞州打造县域经济高级版、做优城市经济,基础在工业。一方面要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守护好这个富民强区的“传家宝”。另一方面要坚持转型升级不停步,让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打造全省的智能经济强区,大力实施“中国制造”鄞州行动。既要狠抓科技创新,实施一批“机器换人”项目,引进一批智能生产装备,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又要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两个千亿级高端产业群;还要加快“腾笼换鸟”,倒逼园区升级、企业转型,切实把“低产田”改造成“高产方”。

以专业服务为方向,发挥服务业集聚的增量优势,主攻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提升,让鄞州的竞争力更强。打造县域经济高级版、做优城市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主攻方向。一方面依托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正向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做精做专生产性服务业,“反向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就是围绕打造宁波乃至全省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全市的现代商务、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文化创意、会展服务“五大中心”。

以中心城区为平台,发挥地处宁波都市核心的区位优势,高标准打造品质城市,让鄞州的集聚辐射力更足。打造县域经济高级版、做优城市经济,关键是依托城市这个最大平台,走“以城育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路子。具体来说,一方面着眼“做精品质”,打造宁波的都市核心区,高品位打造重大功能区块,高起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高效率实施精细管理,在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中放大对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着眼“做强核心功能”,打造宁波的核心功能承载区。聚焦创业创新,狠抓“四类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亩均效益高的都市经济承载平台,提升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的综合服务平台,壮大一批专业服务力强的外贸服务平台,让鄞州成为高端项目、优质资本集聚的高地,成为一流人才、优质企业创业创新的乐土。

今天《浙江日报》刊发了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的署名文章《着力全面振兴实体经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第十四次*代会围绕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部署的“全面振兴实体经济”重大任务,着力做好“特、富、美、安”县域科学发展四篇文章,对于慈溪来说,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振兴实体经济。这条路怎么走?重点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慈溪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要着力在“虚”“实”结合上走出一条路子。一方面,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引进产业基金,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积极化解企业“两链风险”,着力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滋润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立足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挂牌上市,促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比例。通过系统性机制的建立运行,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环境,让金融真正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慈溪传统制造业发达,但产业结构“低小散”的困局同样存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慈溪坚决舍弃没有质量、污染环境的GDP和税收,大力开展落后产能专项整治,腾出发展空间。积极抢抓“中国制造”战略机遇,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着力形成“3+3”产业体系和“5+5”产业平台,构筑慈溪实体经济的“四梁八柱”。企业与*府的关系。企业是振兴实体经济最核心的要素。民营企业是慈溪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市场主体突破14万家。慈溪企业多,但龙头企业不多。要优化企业梯队结构,加大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实施“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引导细分市场优势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支持鼓励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在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府也要有所作为。按照“亲”“清”*商关系要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企业降本减负力度,多出实打实的举措,多为企业雪中送炭,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