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因是ldquo河南人rdquo, [复制链接]

1#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而河南则是中原乃至中国的心脏。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河南人以勤劳、善良、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品质赢得全国人民的喝彩,不过多年来“黑化”河南人的事件越来越多,“河南人和狗拒绝入内”“拒收河南人”等标语都是对河南这个中原大省的歧视和污蔑,中原粮仓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河南人在外地打工屡屡救人献出生命,这是什么样的大爱精神!河南人背的锅格外重、格外沉。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篇案例就是河南女孩求职被拒,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涉案公司赔偿万元并登报道歉的故事。

案情基本简介

年7月,被告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其中包含有“法务专员”“董事长助理”两个岗位。年7月3日,原告闫某向被告发布的两个岗位分别投递了求职简历。原告投递的求职简历中,包含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城市等个人基本信息,其中户口所在地填写为“河南南阳”,现居住城市填写为“浙江杭州西湖区”。年7月4日,原告收到了被告的回复,称她不适合上述两个岗位,不适合原因一栏只写了“河南人”三个字。

原告诉称:被告的招聘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违反了《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以及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的相关规定,被告严重侵犯了原告的人格权,遂将被告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被告公司:1.向原告口头道歉;2.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连续十五日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浙江日报》上向原告登报道歉;3.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人民币6万元;4.本案诉讼费、公证费等一切与诉讼相关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辩称:被告不存在就业地域歧视,不合适理由虽表述为“河南人”,但实际是因为原告的简历不符合被告公司的基本招聘要求,没有工作经验,不符合岗位条件,并非是被告对原告或者河南人有歧视,这只是公司工作人员自己的备注。

争议焦点

1、被告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对原告平等就业权的侵害;

2、若侵权行为成立,被告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

法院认为

法院认为本案虽因原告作为河南人遭受就业地域歧视而引发,但本案争议的本质系发生在就业领域的不合理区别对待。

1、被告被诉侵权行为构成对原告平等就业权的侵害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是其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表现,侵害平等就业权在民法领域侵害的是一般人格权的核心内容——人格尊严,人格尊严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平等对待,就业歧视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严重的受侮辱感,对人的精神健康甚至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据此,劳动者可以在其平等就业权受到平等主体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民事侵权救济。结合《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害他人人格权的构成要件,本案被告是否侵害原告平等就业权,应从以下层面进行评判即:被告是否存在就业歧视行为、原告就业机会是否受到侵害、就业歧视与不利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被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①被告是否存在就业歧视行为。所谓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求职者基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或工作岗位无关的因素,而不能给予其平等的就业机会或在工资、岗位安排、劳动条件与保护、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不能提供平等待遇。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存在差别对待的行为;第二,这种差别对待缺乏合理性基础,为法律所禁止。具体就本案而言:

第一,从已查明的事实可知,原告向被告两次投递求职简历,均被被告以“河南人”不合适为由予以拒绝,显然被告使用了主体来源的地域空间这一标准对人群进行了归类,并根据这一归类标准拒绝录用原告,可以认定被告因“河南人”这一地域事由要素对原告进行了差别对待。被告虽然辩称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但法院对被告的辩解不予采纳。

第二,被告以地域标准的事由要素对原告区别对待,缺乏合理性基础,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被告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但自主用工权并非毫无节制,须在法律的规制下行使,不得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合法权利,而关键是要划清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和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界限。本案中,被告以地域事由要素对原告的求职请求进行区别对待,而地域事由属于原告乃至任何人都无法自主选择、控制的与生俱来的“先赋因素”,在被告无法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证明,地域要素与原告申请的工作岗位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关联或存在其他的合法目的的情况下,被告区分标准不具有合理性,构成法定禁止事由。

②原告是否因歧视遭受不利后果、被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本案中,被告直接以原告系“河南人”为由,两次拒绝原告的求职请求,被告的拒绝理由本身就包含明显的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属于直接就业歧视,直接剥夺了原告平等参与和平等被对待的就业机会,对其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构成侵害,故原告在求职中遭受的损害与被告歧视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同时,从本案已查明的事实,可以推定被告对于其实施的歧视行为至少存在有主观上明知或应知而放纵损害发生的主观过错,具有可责难性。

2、被告侵害原告平等就业权,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的问题

①关于原告主张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支出损失的赔偿

平等就业权涉及到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属于一般人格权,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侵害,不仅会使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公平参与社会资源分配,难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基本生活来源,更会阻碍劳动者的人格发展,使劳动者在就业活动中受到排斥、归于异类,会感到自己的人格、自尊被无端地伤害,产生一种严重的受侮辱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劳动者精神造成损害,故本案中被告侵害原告的平等就业权,原告主张受到精神损害,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依法应予支持。至于精神抚慰金的金额,考虑原告的损害程度、经济状况、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和被告的过错程度、侵权的具体情节、经济状况、认错态度等因素,酌情判定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支出损失共计元。

②关于原告主张赔礼道歉

本案被告对原告实施就业歧视,使得原告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不公平的屈辱对待,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依法应予支持。至于赔礼道歉的方式,综合考虑之后酌情确定由被告向原告进行口头道歉并在国家级媒体《法制日报》登报道歉,对诉请超出的部分不予支持。

法院判决

1、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费用损失共计元;

2、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进行口头道歉并在《法制日报》公开登报赔礼道歉(道歉声明的内容须经本院审核);逾期不履行,本院将在国家级媒体刊登判决书主要内容,所需费用由被告承担;

3、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结语

年末爆发于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以武汉为中心点,迅速席卷全国,猝不及防地改变了你我的生活。疫情期间部分招工单位却打出了“不要湖北人的”的招牌,还有目前疫情形势严峻的北京,使得“北京人”也被另眼相待。泱泱大国,每个地域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只有全国人民携手共进,我们才能共渡难关、实现共荣,最后衷心祝愿祖国各族人民都能够团结、和睦,把我们中华母亲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案件来源:()浙民初号

北京市道成律师事务所

-

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