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心怡制图黄艺蔡和瑾
“不是北上广深去不起,而是‘浙’里的乡村更有性价比!”
“‘国’是文化基因,‘潮’是生活风尚,接下来让我为国潮代言!”
“三、二、一,上链接!”
……
12月28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潮新闻客户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浙江省首届“融媒达人赛”决赛火热开赛。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和“创造营”的高强度实训实战,21名主播选手从上百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在决赛现场开展激烈比拼。
浙江省首届“融媒达人赛”决赛现场
一次舞台表现和新闻创意的碰撞
决赛现场,选手们分别以“让我们共赴山海”和“我为国潮代言”为主题,展示“千万工程”在浙江农村的实践范例,推广国潮文化。在2分钟的时间里,各位选手大秀才艺,用创意脱口秀、新闻速评、情景剧等丰富的形式进行演绎,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来自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3号选手刘娇一化身“麦子直播间”的主播,用快速换装+直播带货的形式,介绍了嘉兴许多乡村的代表性商品。“融媒时代,我们媒体人要善于把声、屏、报、网这些媒介融在一起。我希望用直播带货的形式以小见大,展现‘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我们嘉兴所取得的成效。”刘娇一说。
3号选手刘娇一
来自杭州文广集团的20号选手李思穿着飘逸的汉服,讲述了自己在经营“国风美思思”个人IP过程中关于推广国潮文化的感想。“杭州悠长的宋韵文化如果要保持经久不衰,那么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一起努力。本届融媒达人赛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小伙伴,更让我在创作国潮科普内容方面有了许多心得,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比赛!”
20号选手李思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我参加这次融媒达人赛最真实的感受。所有的参赛选手百花齐放,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让人惊艳的一面。”来自金华东阳市融媒体中心的11号选手刘雨佳告诉潮新闻记者,这次比赛让自己更加深刻意识到了“融媒达人”里“融”字的含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优秀同行业者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11号选手刘雨佳
还有许多选手充分发挥“敢想、敢玩、敢创”的精神,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在场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温州泰顺县融媒体中心的5号选手苏程以《声音博物馆》为主题,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选取了多段耐人寻味的声音,讲述声音背后泰顺推进“共富大搬迁”过程中动人的故事。
5号选手苏程
来自潮新闻的13号选手李楠穿上男装,当场“cos”(扮演)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与扮演年轻人的搭档来了一场“跨时空对话”,不仅展现了古诗词的魅力,更传递出“后浪”们身上的文化自信。
13号选手李楠(左)
7号选手郑丽丽(右)
8号选手徐惠文(中)
17号选手李梦童
一场融媒主播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本次大赛邀请到多位新闻行业资深从业者、高校学者以及互联网头部达人作为专业评委现场点评打分。向上研修院创始人、无忧传媒头部知识分享类达人“向上例子姐”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在现场看到了许多新潮的演绎,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后生可畏”。
“全媒体时代,我们有个说法叫‘万物皆媒’。作为媒体人不仅要有过硬的新闻专业技能,还要有‘网感’,才能做出让95后、00后都愿意认真看的新闻报道。”“向上例子姐”说。
向上研修院创始人、无忧传媒头部知识分享类达人“向上例子姐”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朱永祥告诉潮新闻记者,在媒体加速转型的当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媒体靠各种渠道来传播信息,而新媒体靠人来传播信息。每个用户在手机上点赞、转发,都是一次交互传播。所以现在的媒体人,以达人主播的人格化传播方式和用户建立关系,制作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可以让内容产生更大的价值。”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朱永祥
正如评委们所言,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媒体人必须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让抓眼球、聚流量,创作出既有热度又有深度的融媒作品。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表示,举办这场大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行动,通过发掘培养优秀网红传播人才,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助力。
浙江省记协副主席周咏南认为,挖掘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操能力的融媒人才,为推进省市县一体化提供支撑,探索了媒体融合的新模式、新载体。
浙江省首届“融媒达人赛”决赛大众评审团
本次大赛的最终名次归属将在年1月潮新闻创作者大会上揭晓,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