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对不平凡的一年看浙江经济如何穿越不确定 [复制链接]

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世琪

在永康市一企业自动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进行智能化生产。新华社发

即将过去的一年,有多难?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超预期因素冲击……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些表述让人深刻感受到不平凡。

面对种种挑战,浙江以经济大省的担当穿越不确定,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一极。

最近发布的一项数据颇具说服力:1月至11月,浙江对全国进出口、出口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8.2%和18.9%,均居全国首位,进口增长贡献率为16%,居全国第二位。

见微知著。回望一年,能看到一艘有定力、有魄力、有活力的“浙江舰”,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定力:统筹安全与发展

12月16日,在湖州市莫干山高新区的欧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自动口罩生产机不停运转。拍友 王树成 摄

第三年,新冠疫情仍不消停。

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当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一起,浙江的判断与选择从未含糊。更严密、更智能的防疫措施,更灵活、更人性化的防疫政策,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

但安全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过去一年,互联网上,对两者的探讨与争论从未停止、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不少地方因没有处理好这对关系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种种,浙江始终保持着发展定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谋发展。

犹记得,上海封控时,浙江立即启用援沪防疫生活物资平湖中转站、生活物资嘉善中转站以及重要产业链应急保供杭州、宁波中转站,确保上海市新鲜蔬菜、肉类等民生物资和重要产业关键零部件等生产物资供应,有效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长三角经济恢复。

面对疫情多发散发与生产有序运转的两难,浙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瓶颈。

上半年,浙江制定了“三区”内重点工业企业闭环生产操作指引,嘉善在落实疫情管控的23天里,通过推行闭环生产保住了经济开发区当月三分之二的产能,挽回经济损失5亿元。

在总结提炼嘉善等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浙江制定了《工业企业闭环生产标准操作流程》等,并印发全省,推动各地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方法落实闭环生产工作。

在“世界工厂”义乌的成功运作,充分验证了这套机制的科学性和普适性。8月初义乌全市进入静默管理状态后,当地经信等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符合条件的家工业企业实施闭环生产,最终保持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以上产能,8.2万名上岗员工未发生涉疫险情,有效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

风高浪急中,保证防疫安全是定力的体现;不畏首畏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更是定力的体现。当下,随着防疫政策不断调整,“浙江舰”仍将以这般定力,驶入年。

魄力:有为政府显身手

在嘉兴桐乡桐昆集团聚酯纤维“未来工厂”,一大波黑科技让车间“未来感”拉满。记者 吕之遥 王志杰 拍友 徐振华 摄

复盘年,是谁吹响了“浙江舰”的第一声冲锋号?

1月7日下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出台“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该体系包括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两稳一促”、民生保障五大政策包,以及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4张要素清单。

看待经济发展,不能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