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疗白癜风颜新武:点名通报,撕下腐败遮羞布
本报昨道,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一批违纪官员受到了*纪*纪处分。 本报昨道,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一批违纪官员受到了*纪*纪处分。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已先后4次共对3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查处腐败、整顿作风力度空前,有目共睹,民众拍手称快。这次中纪委的点名通报,更是引来一片欢呼。为什么?盖因此次不同以往,以往的通报对违纪官员只提职务不提名字,此次却是指名道姓,毫不留情,哪怕对副省级干部这样的高官也如此,这在中央纪委类似的通报中还是头一回。于中央而言,彰显的是正风肃纪的决心;于民众而言,却是一扫心中之郁气。一块久被诟病的腐败遮羞布终于被撕下来了!曾几何时,在官方违纪案件通报中,对违纪官员 隐姓埋名 ,俨然成为惯例。一个 某 字,成了 为官者讳 的万能词。有时候,一个通报里会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 某 字。单位是 某单位 ,违纪者是 某人 ,甚至其为官所在地区也是 某地 。如此的 对事不对人 ,让公众如堕五里雾中,其知情权、监督权统统被 某 掉了,更引发种种猜测和不满,民众斥之为企图掩盖事实、袒护官员的 遮羞布 。对于通报不点名的做法,以前也有人为其辩护,认为一是官员也有不便披露的隐私,二是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应该加以爱护,让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此种说法不是全无道理,但我们要分清的是,作为公职人员,对其违纪事实的曝光,与对其个人隐私的揭露是两回事。而且, 欲说还休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做法,不但无助其警醒,反而会助长其松懈、侥幸心理,以为犯了事,就像小孩犯错被大人打一打屁股,小意思而已,甚至还为处分留了一道暗门。如此,对违纪行为的震慑力大打折扣,难保其以后不再犯。这哪是爱护,简直就是姑息、纵容!这次中纪委对违纪官员的点名通报,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狠刹 四风 ,并不是如一些人想象的 拳头打在棉花上 ,吓唬吓唬人而已,而是抱着坚定的决心,真正要触到腐败分子的痛处,让腐败行为彻底暴露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使其知错、知耻,告诫其他官员不要心存侥幸,真正达到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效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可以预见的是,从此开始,中央对违纪行为 点名通报 会成为常态,查处也不会 点到为止 。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当上行下效,不再给违纪官员留面子。要知道,给违纪官员留了面子,法律和纪律就失了里子,就是给腐败开了一道口子,你们就会成为人民眼中的 败家子 。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